青海新闻网讯 “‘脱真贫、真脱贫’,十九大报告发出了脱贫攻坚战总攻令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‘近在咫尺’,作为贫困户,我们也要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,努力跟上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步伐。” 10月27日,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村的村民张永海,正忙着核对村里人草原奖补的发放情况,进到贫困户的家里时,他会给贫困户讲讲党的十九大报告,讲讲有关脱贫攻坚的政策。
张永海现在是西岔村的“红人”,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,西岔村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不少,大家自主脱贫的意识也大幅提高。
“前几年因为父亲生病做手术,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而且借了不少外债, 2015年,村里摸底调查后,张永海家被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。”西岔村第一书记杨帆介绍道。了解了张永海家的情况后,村两委建议35岁的张永海担任西岔社的社长,张永海决定不出去打工了,留在村里当社长,这样一来,他可以就近照顾家人,也可以为村里人办点事。
去年,第一书记杨帆来到村里,一番考察后,提出让大家养殖大雁,有公司愿意为贫困户无偿提供雁苗,贫困户只要出劳力和饲料的费用就可以了,大雁出栏时也会负责收购。听了杨帆的提议,张永海决定养殖大雁。
“那会是咱们精准扶贫攻坚战刚打响,需要有个人来带头,而且我也一直有创业的想法,正好杨书记出了这个主意,我觉得要试一下,先把自己贫困的‘帽子’摘掉。”张永海告诉记者,他很庆幸当初没有退缩,勇敢地接下大雁养殖项目,给村里人也带来了不少好处。
就这样张永海养殖了4600只大雁,成立了大雁养殖合作社,西岔村10户贫困户自愿拿着8000元钱,入股到了大雁养殖项目中,去年这10户贫困户每户领到了4000元的分红,还有12户贫困户共40人,将自家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到了大雁养殖合作社,六月份的时候,每人分得了640元的分红。
看着手里实实在在拿到的分红,村里的贫困户尝到甜头后,思想上发生了大转变,纷纷开始找寻法子,努力脱贫。